2008年11月18日 星期二
【新聞稿】抗暖化少消費─1206 全球同步行動
行政院準備大規模發放消費券,以刺激消費來救經濟, 主辦1206全球抗暖化行動的環保團體強力批判,發放消費券無法改變景氣下滑的事實,無謂的消費反而增加地球的負擔。
18日上午,三巨猴在消費象徵的101大樓前演出行動藝術,要求政府冷靜、停止發放「消費券」的錯誤政策,應該把錢用於發展在地綠色經濟的刀口上,並呼籲民眾必需消費時應該注意綠色消費原則,要從商品整個生命週期來思考生產─消費─回收的環境衝擊。
2001 年起,就有公民團體在台灣推動「國際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 )運動 ,宣傳「少消費,大自由」的理念。這三隻模樣討喜的大猴子在101大樓前,輪番遮住眼睛、耳朵和嘴巴,代表「不看廣告、不聽促銷、不說買這買那」,以度過未來景氣衰退的蕭條期,並減少地球資源消耗。
去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給聯合國氣候變遷科學研究小組(IPCC),帕卓里主席便公開指出「不吃肉、騎單車、少消費」就可以協助遏止全球暖化。綠黨秘書長潘翰聲重批,馬英九政府政策前後矛盾、欠缺一貫性,選舉支票從「六三三」跳票跳到「節能減碳」,劉兆玄脫西裝也只是作秀。經濟景氣循環是資本主義市場的自然規律,非理性的榮景造成浮濫消費,總是大自然的浩劫,並推升油價和糧食等原物料大漲,成為地球與窮人的沈重負擔;現在開始的經濟衰退期是讓地球休養生息,人為地用刺激消費的方式來救經濟,就像政府在股市護盤一樣徒勞無功,尤其台灣內需市場規模遠小於美日等國,政府不該用錯藥方。
一般人省錢做環保,不應被蛋頭經濟學家責備, 更不該成為政府無能的卸責理由,消費券無法分辨國產品與舶來品,很容易變成幫日本拚經濟, 在全球風暴之下政府必須更照顧在地經濟,如歐巴馬規劃「阿波羅計畫」就是兼顧經濟與環保的好點子,台灣應該推動在地綠色經濟, 不僅能度過危機,更能在未來景氣復甦時搶得先機。
青年勞動九五聯盟胡孟瑀抨擊,濫發消費券違背世代正義,重點不在排不排富,重點在究竟是誰買單,消費券儲值卡等於政府強迫每個家庭辦現金卡,現在預支消費未來還是要付,目前受薪階級負擔全國稅賦七成五的基本結構未改變前,青年反對輕率發放消費券增加國家赤字。
每年年底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期間,世界各地都舉辦同步行動,台灣從2006 年的一百多人, 2007年暴增至8個城市3,000人的共同行動,今年第四屆將繼續擴大動員,預計以5,000人為目標。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行動網、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協會、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蔬食抗暖化聯盟、綠黨等主辦團體,公佈今年五大訴求,未來三週將舉辦多場記者會,逐一說明各項訴求。
1.馬上課碳稅、要降所得稅,
2.台灣不缺電、核能不減碳,
3.單車要路權、別再亂開路,
4.蔬食愛地球、經濟在地化,
5.檢討 BOT 、綠地留子孫。
遊行集合時間是12月6日(週六)下午一點半,地點在自由廣場,單車隊同一時間在國父紀念館集合,3點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音樂會,以輕鬆的形式鼓勵大家關心地球危機,並要求政府與企業負起責任。
共同行動團體: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行動網、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協會、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蔬食抗暖化聯盟、綠黨、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色陣線協會、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看守台灣協會、松菸公園催生聯盟。
新聞連絡:潘翰聲 0935-295815 02-2392-050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