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傳真不變,新會址: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二段299號1樓
歡迎舊雨新知蒞臨指導!
荒野保護協會9月21日度過十三歲生日,來自全臺各地的會員朋友齊聚嘉義,於竹崎鄉盛大舉辦週年慶活動。9月20日參觀完鳥類最豐富的鰲鼓溼地後,晚間由三百多人共同在夜空下參與「天荒地老野宴」露天茶會,人數之多實為創舉。為了此次的茶會,所有擔任茶人的嘉義夥伴們先前先經過嚴謹的茶道訓練,並拿出獨家好茶熱情招待荒野夥伴,伴著揚琴、小揚琴、琵琶、長笛的悠揚樂聲,十點整在數十位炫蜂團小朋友與各桌夥伴們點燃希望燭光中結束晚間的溫馨茶會。
身為全臺最大的保育團體,此次參與年會活動的荒野志工與會員們也落實了節能減碳的行動,分別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而來,更有騎著腳踏車來共襄盛舉的夥伴。立法委員張花冠、環保署簡任技正尤泳智亦前來祝賀。大家熱鬧的趕集,趕一場結合環境保護與藝術人文的年度盛會,更符合了十三周年慶「綠色生活˙相約諸羅」的主題。
今年週年慶活動移師至嘉義,由嘉義分會舉辦這一年一度的全國年會,主題即為「綠色生活˙相約諸羅」。身為全國最大的環保團體,荒野的義工們也落實了節能減碳的觀念,遠道的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而來,更有騎著腳踏車來共襄盛舉的夥伴。大家熱鬧的趕集,趕一場結合環境保護與藝術人文的年度盛會,更符合了年會主題的意義。
◎鰲鼓溼地的美,荒野保護協會深體驗
而荒野嘉義分會在本次年會中擔任東道主,當然要將嘉義的好山好水介紹給全台的荒野夥伴。嘉義荒野長期在蘭潭後山設有定點觀察小組,數年來引領眾多生態喜好者造訪美麗多樣的大自然,第一天活動安排有蘭潭後山輕鬆行與鰲鼓溼地賞鳥行。
自然資源豐富的蘭潭後山公園,林木蒼翠令人心曠神怡,眺望蘭潭,波光瀲灔,美不勝收。而佔地廣大的鰲鼓溼地內是鳥類的重要棲地,吸引許多賞鳥人士前來賞鳥。極富生命力的溼地生態及豐富多元的鳥況,當然是長期關心溼地生態的荒野人的最愛。
鰲鼓溼地是台糖填海造陸的新生地,但在洗地降鹽多年後,不敵地層下陷而導致部分地區成為溼地,吸引鳥類前來覓食、棲息,更是冬候鳥的重要棲地,荒野嘉義分會除了做定點觀察,也爭取列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鰲鼓農場北堤外有空軍的水溪靶場,軍方在規劃案中提出把場遷移入堤內的建議,荒野嘉義分會長陳信煜以保護區內設靶場,失去保護區劃設意義,提出反對意見,希望保住保護區的寧靜。
透過兩地的導覽,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嘉義的美,同時也希望能把嘉義分會長期關注地方生態的成果與全台的夥伴交流、分享。
9月21日上午精采絕倫的年會活動正式開始,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生態作家兼攝影家徐仁修、理事長林耀國、嘉義分會長陳信煜與理監事們在嘉義舞蹈藝術家裝扮成的絢麗孔雀的帶領下出場,立法委員張花冠、環保署代表亦前來祝賀。
創會理事長徐仁修許願表示希望透過荒野人的努力讓地球的美麗永續,理事長林耀國表示希望有一天守護環境的種子分布各地,每個人都是大地守護者,嘉義分會長陳信煜則希望會員人數突破13億,呼應兩位理事長所說的希望荒野散佈的種子有一天能遍地開會。
◎嘉義分會長九叔公許願,希望荒野會員人數破13億啦~
表演除了邀請嘉義在地的表演團體來展現嘉義最獨特的活力與熱情,表演節目方面也特別安排嘉義炫蜂團的親子共同演出,不論是大人或小孩在這次活動中均獲得不同的體驗,讓大人童心未冺,讓孩子們學習如何大方的表達,也在不斷的練習與討論中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
會中播放《種樹的男人》紀錄片,片中紀錄嘉義分會夥伴盧銘世因為一本書以及一趟普羅旺斯之旅,讓他開展了在嘉南平原的「北回歸線種樹計劃」,至今已執行長達九年。盧銘世表示,他相信這個世上沒有完成不了的夢想,北回歸線種樹計劃或許是他這一代無法完成的夢想,但下一代可以繼續執行,重要的是一定要開始做。「只要有人願意做,一定會成功。」
從一個認真的種樹男人到全國的荒野人,分散在全台各地的荒野遊俠們都各自在崗位上為了台灣的環境而努力,共同守護我們美麗的母親--地球。正因為如此,年會中也會特別針對為環境教育付出許多時間的荒野志工群組進行表揚、授證。也藉由年會聚集全國各地的義工,讓大家彼此交流、互相取暖,相約明年也要一起為了台灣的自然環境更加努力!
◎從樹蛙的眼睛中,你看到了什麼?分會夥伴的巧思無一不令參加伙伴驚歎不已!
這是第一部介紹台灣最大型原生動物「台灣水鹿」的生態紀錄片,由林務局與荒野保護協會共同製作,揭開台灣水鹿的神秘面紗。
本片於2003年7月起,在中央山脈海拔2,700公尺以上高山實地拍攝超過300天,帶您深入台灣林野美景,目睹水鹿美麗風采與動人的生命故事,包括:棲息環境、身型構造、食性、求偶、行為分析等。
由荒野會員劉思沂編導,他長期觀察記錄台灣水鹿生態。攝影人員林軍佐,他在最後一趟拍攝工作還連遇三個颱風天,帳棚在半夜被強風暴雨吹破,一個人抱著攝影器材熬到天亮雨停,所幸人機平安。主題配樂「尋訪牧神的晨曦」由風潮音樂總監吳金黛譜曲,韓德爾國際雙簧管大賽首獎得主謝宛臻演奏。
●《逐鹿蹤源》台灣水鹿生態紀錄片/每片200元
●《山林王者》台灣水鹿生態紀實書/每本900元
![]() | 書 名:《山林王者─台灣水鹿》 出 版:農委會林務局 製 作:荒野保護協會 作 者:劉思沂 協 力:上河文化地圖資訊中心 內 容:中英雙語,200張台灣水鹿生態精采照片 規 格:菊六開(高31*寬28cm),全彩精裝156頁 出版日期:94年12月 定 價:980元 |
如需購買請洽: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坊台視總店
台北市八德路三段10號B1 電話(02)2578-1515轉643 傳真(02)2579-9625
◎五南文化廣場
台中市中山路2號B1 電話(04)2226-0330 傳真(04)2258-2340
●荒野保護協會
洽詢電話/(02)2930-3193轉行政部
劃撥帳號/18724292
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
![]() |
您知道在荒野保護協會有個特殊教育服務團隊嗎?您知道他們服務的對象有什麼特別嗎?您想了解如何規劃活動來陪伴特別的朋友走入大自然嗎?現在這一本《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服務手冊為您帶來了這些訊息。
荒野「特殊教育委員會」正式運作於2005年,是荒野保護協會眾多的工作群組當中最為年輕、也最為特殊的一個。服務的對象幾乎涵蓋所有的障礙類型,目前已服務過的對象包括肢體障礙者、視覺障礙者、漸凍人、心智障礙者、腦性麻痺、玻璃娃娃、精神障礙者、多重障礙等類型,並舉辦過數百人次的自然體驗活動。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服務手冊是由荒野特殊教育團隊在長期的投入、細心地收集資料和力求完善的編排之下而產出問世,目的是為了分享多年來累積的服務經驗,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參與服務身心障礙者的領域,造福更多的身心障礙朋友。
手冊中規劃四大主軸:「認識我們的好朋友」主要以介紹服務對象的特徵和服務時需注意的地方;「來吧,一起來玩!」提供不同覺受的教案與叮嚀;「捕風捉影話大安」則將「大安森林公園」的植物大塊分區及提供適用之感官體驗建議;「教案範例」收錄有數則統整教案,作為組合引導活動參考。
期待這本手冊讓您順手拈來即可運用,服務之時,在您我以誠心與祝福為初發心的陪伴下,必能在相互學習中,受用到滿滿的溫馨與歡喜。
義賣價:每本200元,如有需要請洽台北總會購買(02)2930-3193轉行政部
![]() | |
![]() | 台灣藍鵲是特有種,雖然身披華麗的外衣,卻有著無比強悍的性格與高度智慧。牠們會把沒吃完的食物藏起來,餓了再拿出來吃;會分工合作、聲東擊西,合力擊退入侵的外來客;前一年離巢的哥哥姐姐今年會回來,幫忙爸媽照顧新生的弟弟妹妹,發展出特別的『巢邊幫手』制度。憑藉艷麗的外型與如此特別的習性,難怪台灣藍鵲在之前國鳥的網路票選中,會拔得頭籌。 |
聲明團體:地球公民協會、高雄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2008/9/8
請上網連署:支持綠色能源、反對永安鹽田設置太陽光電系統
說明:
針對永安鹽灘興建太陽光電廠一案,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處於2008年8月25日召開現勘討論會,雖然會中余勝雄處長以主持人身份,欲強勢主導環保團體為開發案背書,然而,環保團體仍不斷表示無法認同,持續表達反對意見。不料,8月27日該處卻發文給高雄市野鳥學會,片面做出環保團體與台電達成共識之結論,因此,本會與友會發出聯合聲明。
有關台電公司電源開發處97.08.27D開字第09708000571號函,永安鹽灘地調整規劃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廠址之現勘討論會議紀錄,結論第一點「本太陽光電設置計劃考量高雄市野鳥學會等團體關切原規劃設置於A區之地點影響候鳥棲息地,經勘查討論後,將PV位置北移至C區,初步規劃面積不超過10公頃,其中保留30%為保育區,PV系統裝置容量約4.2MW。」環保團體並未認同,在此提出嚴正聲明。
一、2008年8月25日召開之現勘討論會,包括地球公民協會李根政執行長、高雄市野鳥學會林世忠理事長、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分會林維正會長等團體代表,在會中均一再表示「肯定台電公司願意溝通之作法,但是無法為北移至C區的替代方案背書」,因此,該會議結論係為台電公開電源開發處單方面之決定,而非與環保團體商議後之共識。另外,該會議結論其他四點,亦為台電公司片面之說法,而非會議共識。
二、根據台電公司一份初步分區規劃顯示,這片溼地尚有太陽光電的二期計畫,還保留一座燃煤電廠(IGCC)的位置,一旦全區開發完成,永安溼地將名存實亡。因此,我們強烈要求台電公司必需提出全區的整體規劃,作為環境影響評估之範圍。
三、環保團體支持政府推動太陽光電計畫,藉以帶動該產業之研發與應用,以期減少對石化能源的依賴。然而,應選擇較佳的發展策略,避開生態敏感區、選擇適當的地點。高雄市野鳥學會所提創意方案──永安繁星計畫,將太陽能面板設置於廣大的魚塭工寮、雞舍、縣府公共建築樓頂等,加總面積也不亞於台電在永安溼地的方案,請台電公司審慎評估考量。
四、台電公司所提計畫面積約為9.5公頃,後續還有第二期的計畫,會議當天台電公司明白表示是為爭取時效,刻意將計畫切割以規避環評,對此欠缺基本環境影響評估的開發案,環保團體如何能接受?雖然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之規定,尚未規範到太陽能光電系統,但是,身為國營事業,最負責的作法是進行全區的整體評估,提送環評說明書讓社會共同來檢驗,否則當天台電公司環保處所聲稱「台電公司是環保模範生」豈不是一大笑話?
聯絡人:地球公民協會 薛淑文執行祕書 (07) 556-1585#12
高雄市野鳥學會 林昆海總幹事 (07) 236-1086
文/李麗雯(台大環工所博士生)、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圖/Flickr創用共享(thomas.merton上傳)
英國自從2003年揭示了《我們能源的未來:創造一個低碳經濟的長期能源政策白皮書》後,就企圖帶領全球經濟的轉型,甚至與亞洲的日本與中國,都開始建立起夥伴關係。不過,反倒是在國內推動生態城鎮(Eco-town)時,遭遇了當地居民強烈的抗議,也讓工黨政府的綠色招牌,不似幾年前那般閃耀。
低碳理念輸出 英國十分積極
2006年,日本環境省及其下NIES研究機構,與英國環境、食品與鄉村事務部(DEFRA)其下的UKERC研究機構,簽訂長期合作研究:「邁向2050年低碳社會情境(Japan - UK Joint Research Project "Developing visions for a Low-Carbon Society throug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目標是2050年減少碳排放量至1990年基線的70%,期間已每年召開一次學術交流研討會。
而在今年三月,中國也跟進在廣州召開「第一屆中英低碳經濟與政策論壇」,目的也是以低碳節能技術、社會經濟政策與國際合作為主要議題,與英國建立長期國際研究交流關係。今年六月英國官方新聞BBC,則更以"What the UK can teach US cities"為標題,自豪地宣稱過去長期向美國的城市發展取經的英國,已成美國城市效法的對象,目前已有多個美國城市,如倫敦一般開始徵收進城塞車稅。
英國政府過去所自豪的,包括其綠色相關計畫或方案的推行,都以民間與政府的長期伙伴關係為基礎。他們相信唯有深化溝通與共識建立,才能促成商業體系與全體社會生活行為的改變,迎接低碳經濟的社會來臨。此外,產官學界合作的研究量能,使政策的驅使力、技術研發與實踐應用已成環環相扣的網絡,也有效的帶動技術提昇與可行性。
生態城鎮開發 頓失大片綠地
但幾年過去,當永續二字已被過度濫用淪為口號時,也有人開始質疑,「低碳」對英國工黨布朗首相所帶領的政府而言,是否僅是一種政治噱頭罷了?
就以英國選定的十個生態城鎮(Eco-town)來說,大部份的規劃在一開始時,竟排除了當地居民的參與,結果在許多設計草圖畫出後,居民才發現城鎮裏許多的綠地,都已被開發商劃為建築基地。憤怒的民眾於是選擇走上街頭,抗議政府是以綠色為外衣,實際上卻是要引進新的開發商進入城鎮。民眾甚至懷疑,工黨政府有圖利相關營造業者的打算(Guardian 10-Feb-08)。
另就法令面來說,生態城鎮雖符合英國符合第三級的建築標準,也就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只有現有建物的四分之三,但卻因為該法條允許業者在屋內裝設電熱水器,反倒使得生態城鎮比一般使用瓦斯熱水器的房屋,在加熱上恐怕會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Guardian 15-July-08),這也讓許多環保人士認為,整個生態示範鎮的計劃,只是為開發案在漂綠而已。
缺乏公民參與 綠色也會走味
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最近也傳出類似綠色衝突的新聞。住在桃園海濱的永興村村民,因為眼見風場開發業者,打算砍伐沿海的防風林設立風力發電機,憤而起來為保護這片防風林而抗議(中時電子報 2-Sep-08)。這場被喻為台版「唐吉軻德」的戰爭,雙方都是高舉著環保的大旗,且「極端環保主義份子」及「環保投機主義份子」的大帽,只怕隨時會被衝突雙方拿來扣在對方頭上。
不論是國內或國外、不論是生態城鎮或是風力發電場,若都只有由上對下的溝通模式,再好的構想,都可能因突如其來的衝突而走調。如果讓更多的公民參與,進入政府的綠色決策中,讓綠色成為一種堅持,卻不是一種霸道,或許才能讓更多的綠色思維,在我們的社會加以發酵。
關於李麗雯
台大環境工程研究所博士班二年級生、淡江大學景觀系兼職講師,以低碳社會型態為研究主軸。曾任職於衍生景觀工程顧問公司及國土規劃及不動產中心,經手業務含高雄縣級城鄉規劃、臺北市景觀中長程規劃、台北縣景觀綱要計畫、東部永續綱要計畫、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規劃等。
【參考資料】
Guardian 15-July-08 "Ecotown loophole leaves door open for polluters" reported by Juliette Jowit
Guardian 10-Feb-08 "Secret eco-town plans spark protest" reported by Jessica Aldred.
中時電子報 2-Sep-08 《搶救防風林 唐吉訶德大戰風車》郭石城、胡欣男、陳慶居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