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1日 星期三

東方之珠,夠照就好





文、圖/朱漢強(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


  到過香港的朋友,可有被東方之珠的夜景所迷醉?尤其是這幾年,香港政府每晚都會在維多利亞港兩岸,用泛光燈、探射燈、激光等耀眼燈火,把44座地標建築悉數點亮,熱熱鬧鬧地創出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的「幻彩詠香江」燈光大秀。



  近十年間,香港愈來愈光,令這個在世界地圖上本應丁點難尋的小城市,亮得從太虛輕易看到。光燦燦的城市,卻沒有讓我們清楚看到,原來我們耗用的照明能源,較人口增長高出一倍;也沒有看到我們排放的溫室氣體量,高出全球平均一倍以上。反而要台灣的建築學者林憲德教授來一記當頭棒喝,狠批幻彩詠香江,不過是謀殺星星和生態的「暴力式照明」。



  濫用燈光,無疑浪費能源,製造不必要的空氣污染物。但在香港,我們更想刺破燈火背後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觀念。而只有在香港,才會出現名店通宵達旦在無人的中環商圈亮起橫跨兩條街的荒謬燈光招牌。又只有在香港銅鑼灣,才會有商場偷天換日,用最狠的亮光把夜間點亮得猶如白晝。



  啟德機場在1998年搬離市區後,城市上空的光線管制取消。這,使得城市燈光變本加厲地四處蔓延。不管商廈還是住宅,都開始拿燈光比拼「氣派」,爭著在屋頂豎起一支支囂張的超強射燈。





  這讓我想起香江的攀比文化──我們用建築的高度去攀比,大廈要與天比高,大家爭著蓋巴別塔;我們又用光來互相攀比,似乎要與造物者較勁,掛上一身人造光華呼喚「我要光,就有光」。到了路邊報攤肉檔公廁幼稚園都架上射燈,我們還要比什麼還能比什麼?又抑或,鬥光、攀比的背後,說穿了,其實是我們底子虛,不夠內涵,非要靠強光閃光來掩飾,令人在目眩當中看不出膚淺?



  2006年,當我們要求香港的特首曾蔭權支持民間發起的熄燈運動,行政長官say no,嚷著說這樣會「影響香港形象」。他大概忘了,破壞形象的不是關燈,而是空氣污染。接下來,一眾國際城市卻相繼透過熄燈來關心氣候變化的議題,來反思生活意義。我們呢?在錯失良機。



  今年,我們再接再厲,與台灣等亞洲城市聯手舉行熄燈,並且會在夏至當晚,把維港兩岸數十座地標建築的燈關掉,讓公眾重新認識:熄掉燈,這顆東方之珠原來還可以很美,而且更有內涵。


後記:

  有25年歷史的香港地球之友,為非牟利的民間環保組織。今年推出的熄燈運動,取名「夠照」,喻意城市一味鬥光,不代表愈繁榮,反而會浪費能源、製造更多污染和光滋擾。總結一句:「夠照就好」。活動包括出版香港第一本探討光污染的專書《夠照》、舉辦「城市燈光導賞團」、「教師燈光工作坊」等。詳情見本會網頁:
www.lightsout.hk  





香港地球之友出版香港第一本探討光污染的專書《夠照》,喻意城市一味鬥光,不代表愈繁榮,反而會浪費能源、製造更多污染和光滋擾。(圖片提供/香港地球之友)


2 則留言:

  1. 地球資源有限

    還給大地一絲喘息休養的空間

    關燈減碳真的是好活動

    但施行上必定困難重重

    希望大家共同來響應

    回覆刪除
  2. 香港地球之友朱漢強2008年6月27日 上午11:31

    香港今年有超過142座建築響應夏至關燈,當中包括維多利亞港兩岸的地

    標建築:例如最高的國際金融大廈二期、建造費用最高的匯豐銀行、立法

    會、中國銀行大廈等。大家可從以下連結重溫當晚情況:

    http://www.dragontc.com/aviva/



    2009年夏至,大家再努力,再合作。滴水穿石!

    回覆刪除